说起自媒体丹阳论道的创始人赵丹阳,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。他是一个全网粉丝超二百万的网络大咖。
在人们的印象里,他是靠给职场人士出谋划策为生的军师。其计谋犀利狠辣,算无遗策。但是职场顾问,那是赵丹阳先生25岁以后的人生方向。
但很少有人知道赵丹阳老师24岁以前的方向。
他在上大学之前就通读了东西方的上百部经典著作,其中包括中华古代经典: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后汉书》、《三国志》、《春秋》、《资治通鉴》、《续资治通鉴》、《通鉴纪事本末》、《国语》、《越绝书》、《吴越春秋》、《唐大诏令集》、《列女传》、《高僧传》、《东莱先生史记详节》、《晋书》、《清稗类钞》、《唐六典》、《通典》、《史通》、《文史通义》、《战国策》、《宋史》、《辽史》、《金史》、《元史》、《明史》、《清史稿》、《南史》、《北史》、《新唐书》、《新五代史》、《旧五代史》、《旧唐书》、《周书》、《隋书》、《南齐书》。
还有西方经典:《大失控:21世纪前夜的全球性混乱》、《当我们死而复苏时》、《等待戈多》、《第二十二条军规》
《第二性》、《第三次浪潮》、《东方主义》、《杜伊诺哀歌》、《法理学:法哲学及其方法》、《古拉格群岛》、《古希腊罗马美学史》、《国家间政治: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》、《荒原》、《基督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》、《寂静的春天》、《吉姆爷》、《就业、利息和货币通论》、《句法结构》、《科学发现的逻辑》、《老人与海》、《历史研究》、《历史与阶级意识》、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、《裸者和死者》、《洛丽塔》、《茫茫黑夜漫游》、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。
在通读东西方名著之后,赵丹阳老师便竭力寻求中国学术与西方学术的结合点。力图学贯中西!但是他发现二者有很多地方不能兼容,于很多细节之处,到底该如何取舍,一直没有主意。
于是在大学四年里,他遍访四个阵营之内的名师(包括自由派、毛派和新法家、新儒家),想从他们的思想中萃取精华,作为东西方文化的纽带。
在此期间,他一边听课,一边整理心得,发表了上百篇文章。并提出著名的“知学主义”!
赵老师有的文章,被自由派网站转载,譬如:《司马迁惨遭阉割之后的大彻大悟》、《菜根谭中的五大经验宝训》、《改革急需强效务实,不能空谈概念》、《曹操唯才是举的十二条标准》、《东林党争是隐没的明亡真相》等四十余篇文章,曾被共识网、博客中国转载。
其中有的,被毛派学者和爱国媒体转发,譬如《如何避免房产税成为恶税?》、《论国家兴衰与社会革命》、《私有制改革的教训与启示》、《工农兄弟迫切需要“五大平等》等二十八篇文章。
其中参与互动的,包括知名人士孔庆东、司马平邦、司马南、中科大胡不归等。
在这些大咖的助推之下,丹阳论道的赵丹阳老师一度成为和讯博客、搜狐博客、新浪博客、网易博客、凤凰博客的必推博主。
然而,在2017年末,年轻的赵丹阳老师发现,互联网上的各学派之间互不相容,互相倾轧,尊己卑人。于是退出了意识形态领域。专心研究谋略。
赵丹阳老师研究的谋略有两种,一种是研究个人如何自保,如何发展。一种是研究国家如何自保,如何发展。得到了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和民间草根的认同。
期间不乏有人替丹阳老师扼腕叹息:“如果他不退出意识形态圈,现在他的名气,应该高过资中筠、张维为他们。”
对此,赵丹阳老师的解释是:“这个圈子是能捞钱!捞名誉!但是这个圈子里的人有两个问题!一是绝大多数学者立场先行,不看事实,排斥异己;二是这个圈子的学者不务实,老是空谈。他们的文章只是互相打嘴仗!提出的意见和方案也脱离群众。根本不可能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什么实际效益。”
可以看得出来,赵丹阳老师更喜欢干实事。
包括他替怀才不遇的科研工作者、文史工作者发论文,他派遣义工和学者到基层支援乡村振兴,他研究让普通职场小白不再遭受打压的秘籍,都是强效务实的体现。
相比于很多争相把自己放在风口浪尖的吹鼓手,丹阳老师似乎算是急流勇退、蛰居幕后了。
但是,只有丹阳老师自己才知道,他不是清心寡欲,一无所求。
正如他自己所说:“我不是不图名利,而是图大名、大利!现在还没到时候。我还需要沉淀,我还需要等待时机!”